专业设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专业设置

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

 

现代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是在一个宏大的研究领域里蓬勃发展的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学科,迄今已取得非常辉煌的理论和实践成就。随着世界范围社会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和激烈变动,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气候变暖、病原微生物改变、化学品大量使用、食品工业化生产、环境污染加剧、人口流动、电子途径人际连接、传染病全球传播加速,以及人口老龄化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频发等新老公共卫生问题,人类健康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已经呈现出更宽广的视野、更多的学科和技术融合、更深入的微观探索和更大尺度信息整合的发展趋势。我院设置的主要二级学科包括:

 

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卫生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并进行统计推断的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不仅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的理论与应用性学科,也是现代医学的基础与骨干学科。

 

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和预防其健康损害的学科。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研究健康损害的作用机制,寻找预防干预的靶点,制订预防对策,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以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并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包括两门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即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而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安全危害及其预防措施的科学。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工作是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保证社会人群健康、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疾病和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延长寿命均有重大意义。

 

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儿童青少年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是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儿少卫生学形成以促进生长发育、心理健康、防治学生常见病、矫治青少年危险行为、早期预防成年期疾病等学科重点;妇幼保健学以妇女常见病防治、婴幼儿保健、促进生命早期健康为主要研究领域。

 

05卫生毒理学:卫生毒理学是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危险性分析的科学,其目的和任务就是研究各种外源化学物、生物毒素及物理因素对机体产生毒性或损害作用的条件和性质,阐明其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及中毒机理,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卫生毒理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提供方法和手段;同时它又具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也是应用学科。

 

06卫生检验与检疫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学是以预防医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为基础,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手段,研究检验方法的理论和技术,检验和监测公共卫生领域中与人群健康相关因素的种类、水平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卫生检验为公共卫生事业的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为疾病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支撑,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检验与检疫学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食品药品监督检验、医院和环境监测等。

 

07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问题,通过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为制订和建设社会卫生策略和卫生服务制度提供依据。通过介入公益事业管理,提供及时、有效、适宜的卫生服务,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公民健康水平,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最大的健康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

 

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是一级学科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是医学与管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问题,并从管理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通过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制订和建设社会卫生策略和卫生服务制度,介入公益事业管理,提供及时、有效、适宜的卫生服务,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公民健康水平,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最大的健康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01 社会行为与健康:主要研究社会、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社会、文化因素如社会阶层(social class)、社会心理应激(psychosocialstress)、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社会歧视(stigmatization and discrimination)等的评估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第二个方面是社会病态行为如自杀行为(suicidalbehavior)、成瘾行为(addiction behavior)、冒险行为(risk-taking behavior)、不安全性行为(unsafesexual behavior)等对健康的影响;以社区为研究基地,研究综合防治慢性疾病、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方法与社会措施。

 

02 卫生事业管理:主要研究当前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医疗保障制度、区域卫生规划与卫生资源配置、城市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政策评估;研究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卫生事业机构的人力资源配置,员工激励机制,分配制度改革,团队建设;妇幼卫生管理研究等。

 

03 医学教育管理:研究世界各国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提出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并在本校进行力所能及的实践。

 

04 医院管理:主要研究现代医院管理中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如医院的发展和规划,医院形象的设计和建立,医院经济管理如医院的成本-效益分析(cost-effective analysis),医疗市场研究,医疗纠纷处理等等。

 

05 公共精神卫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群体精神卫生健康状况,社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卫生政策评估等。

 

三、生物统计学(二级学科)

 

生物统计学是一级学科生物学的二级学科。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资料的一门科学。生物统计学已在农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生命科学和现代医学、数学与统计学的相互结合与渗透,极大地推动了生物统计学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基因研究的迅猛发展,给生物统计学研究带来宽阔的应用前景。我国目前有少数高等学校设置了本科、硕士     和   博士层次生物统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涉及医学科学研究、生物信息、生物医学工程、新药创制、药物试验统计与评价以及其他生物统计行业。我院生物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01生物统计学方法及其医学应用: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生物、医学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与表达,将生物统计分析方法与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探索生物或人群生命现象及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

 

02环境毒物生物损害综合评价: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种外源化学物、生物毒素及物理因素对机体产生毒性或损害作用的条件和性质,阐明其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及中毒机理,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研究健康损害的作用机制,寻找预防干预的靶点,为制订预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03生物信息统计分析方法学研究: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数据的发布特征;研制分析海量生物信息的统计方法;探索生物统计方法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